【雖敗猶榮?】中華隊,台灣運動史上最沉重的三個字。
收藏
留言
棒球的失敗
從北京奧運棒球輸給中國隊之後,我就再也不主動關心中華隊的比賽、不期待中華隊能贏球。那個時候是氣憤、絕望的─政治我看不懂,但我知道對方仗著強大的優勢在吃我們豆腐;運動是我看得懂而且願意親身支持的,但為什麼我看到的是連隊名都要被吃豆腐的我們─中華隊,拿不出我們曾經的驕傲,給予對方一個重擊?
很難過,很難過。
從紅葉少棒開始,棒球一直都是台灣人的驕傲(編按1)。無論輸贏,那個年代的台灣需要這群小英雄,需要他們帶來正面的能量。21世紀初的世界盃、雅典奧運更是如此─無論輸贏,球員們在場上就是帶著榮耀的旗幟,雖然我們無法升起青天白日滿地紅,但白色的梅花在國際仍然是屬於我們的驕傲。
曾幾何時,中國棒球隊被列在中華隊的宿敵名單內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可能看過太多賽後關於球迷失望的發言、愛國主播們崩潰絕望的聲明,或許你自己就是那個愣在電視機前久久不語、潸然淚下的球迷。但如果你看過大陸主播在打贏台灣之後那想歡呼卻又歡呼不出來的影片,你可能會比當初更心痛。
蔣智賢差勁的守備功夫跟心理素質,絕對是輸球最大的原因之一。可是真正的戰犯,或許是那些不在場上、穿著西裝的人。球員有錯嗎?球員也只是打球,運動是最不該被任何政治、外在因素影響的,但在中華棒球隊的選訓過程尤其明顯,在球員名單出來之前,先是各個派系的勾心鬥角、然後是個支球團的利益戰爭,最後才輪到球員用實力爭奪自己的位置。
健忘的台灣人,在2013經典賽又給了中華隊一次機會。與南韓的激戰九局落敗、對上日本真正稱得上雖敗猶榮的戰役,在在勾起了我們對於那些美好年代的想像。可是接下來,我們卻看到了彷彿輪迴般不斷重現的煉獄。
從最後一場被古巴CALL GAME的比賽到去年亞運被韓國10:0完封,最後雖然在金牌戰僅以三分之差落敗,看起來好像中華隊止跌回升的能力不錯,但這三分遮蔽了很多事情:包括球員的身體狀況、教練團的調度與利益糾紛。
如果當年經典賽,對韓國對日本不是派小小郭上來救援呢?如果亞運能早點換投手呢?這些都是無法重現的過程,但可以商量的是,為什麼我們的教練團─對於年輕選手比賽尤其重要的教練團,在亞運這種場合屢屢做出莫名其妙的調度?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政治太複雜、體育界的政治更難懂,但以球迷的角度,如果這就是大家每年口中的「史上最強中華隊」,那這些年的成績真的勘比史上最大的笑話。
籃球的成功
前年的亞錦賽我等著看中華隊被中國隊屠宰,但我在幾乎不可能的夾縫中,看見中華隊的老將們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毅力、中國隊為我們敞開的勝利大門。
第一次,中華隊在21世紀第一次贏了中國隊。或許嚴格來說,是經驗老到、技巧成熟的中華隊贏了老驥伏櫪的中國隊,但贏了就是贏了─這是我們光明正大的勝利,屬於全台灣熱愛籃球、支持本土運動的球迷的勝利。
這場勝利讓台灣壟罩在勝利的喜悅中許久,不止球迷,甚至之後的國際賽對中國也拿下了三連勝。中華男子籃球隊,看起來正式將棒球「國球」的位置取代了。
籃球,真的成功了嗎?
今天早上看到中華隊在世大運慘敗澳洲46分的新聞,感到難過卻不意外。很憤怒,也很失望。
為何,為何看似如此堅強的陣容,在國際上卻如此不堪一擊?或許澳洲是有打進奧運實力的隊伍,或許這批中華小將經驗還不足,或許…太多或許,但是面對同樣層級的對手,能輸到46分就表示徹徹底底的慘敗。不過想到中華教練團一直以來的短視近利,或許就不難理解。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2000年左右的大換血,讓球迷看到了中華籃球未來的走向與希望,但當希望還尚未真正萌芽,當年的主力球員如今已是沙場老將,被國家隊的征戰操得不成人形。在其他國家,你很難看到有一批年輕球員是需要打幾乎當年所有的國際賽事的,而2000年那批堪稱是中華隊「黃金世代」的主力球員,卻幾乎每個都從當年的亞錦賽打到瓊斯杯再打到亞運等等,遑論平常還有自己母隊的職業聯賽。現在這批世大運的主力球員,眼看著也要成為下一批血汗勞工、為中華隊盡心盡力之後換來一頂戰功不佳的大帽子。當年的姚明,不就是全世界都看到的,血淋淋的例子?